講座題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百年翻譯與傳播
講座人:楊金海
講座時間:2013年4月10日14:00
講座地點⏫:外語樓208
聯系人🧏🏽:朱一凡
講座人介紹🔲:
楊金海,中央編譯局秘書長🪶,研究員,哲學博士🍉👮🏻♀️,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至少在五個層面決定著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
一是它徹底改變了中國傳統的話語體系🙇🏽♂️。我們現在的話語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概念為核心的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生產力、生產關系等等。這些概念是“五四”運動以前所沒有的。沒有這些基本概念,就談不上有中國現代文化✸。這套話語體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主要是由共產黨人以及我國廣大的進步知識分子通過翻譯馬列著作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逐步建立起來的。
二是它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哲學思維方式。馬克思主義進來之後🏉,我們才知道了許多現代哲學知識🎟,例如知道了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規律🛄,特別是突破了歷史循環論🤸🏼♂️,知道了社會歷史的結構🍬🤽🏽♀️,社會發展的趨勢、道路🚣♀️👨🏽,包括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態👩🏻🦯、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等等。可以說,由於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我們心目中的整個世界圖景都發生了變化,這個世界圖景在“五四”運動以前是沒有的。
三是它促成了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形成。大家知道,現在我們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以及很多具體學科,包括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等,這些社會科學門類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學科體系是怎麽建立起來的?也主要是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沒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沒有很多理論界的翻譯家、學者的工作,我們這個學科體系是建立不起來的🥗。
四是它促進了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我們今天的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以及今天的電腦網絡等,也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緊密聯系在一起。例如,我們學校的課程設置、大學學科體系的建立😴、研究機構的建立🕵🏽、雜誌報紙的編輯出版等均是如此。
五是它促進了中國大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大眾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概念都與馬克思主義有關,如少先隊員、黨員、幹部、群眾、同誌👷🏼♀️😝、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等等,都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我們的許多節日如“三八”國際婦女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六一”國際兒童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都是與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聯系在一起👨🏽🦱。在“五四”運動之前,我們只有傳統的節日,沒有這些節日。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我們現在的生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的語言、生活也不會像今天這樣具有時代性和現代性。
仔細想一想,我們會更深切地感受到,馬克思主義離我們並不遠🧑🏿🎓,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它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整個中國現代文化體系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翻譯並出版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全集、選集以及大量的經典著作的單行本和專題文集,形成了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馬克思主義典藏。隨著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還形成了與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正是在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社會發生了近代以來乃至數千年文明史上最巨大的變化。
在這裏,我們應當永遠感激和銘記那些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百年傳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才華🦹🏼♀️,甚至奉獻了生命的翻譯家和理論家👵🏽。他們的編譯研究成果為我們黨的理論創新、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思想資源和科學的方法指導。作為新一代的理論工作者,我們應當把老一輩馬克思主義翻譯家👐🏼🧑🏻🔧、理論家的崇高精神繼承下來👂🏽,傳承下去,使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火炬代代相傳🖐🏽,以更精深🧙🏻💇、更豐富的編譯研究成果來為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不竭的源頭活水。
歡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
意昂体育
2013年4月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