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語言學高端論壇暨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成功召開
2017年6月7—8日🚞,意昂体育注册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簡稱“馬丁中心”)在意昂体育214會議室召開適用語言學高端論壇暨馬丁中心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馬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高一虹👨🏽🔧、胡壯麟💂、李戰子、何偉☞、任紹曾、楊信彰、楊延寧、於暉、張德祿和祝克懿,浙江大學馬博森教授💆🏽♀️,紹興文理意昂楊堅定教授,馬丁中心全體成員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十多所高校的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6月7日✊,馬丁中心主任王振華教授🔬、中心秘書王品博士、復旦大學祝克懿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楊延寧教授圍繞“適用語言學”展開專題講座🧐。王振華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語篇語義觀出發⛹🏻♂️👋🏻,研究了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基於對社會過程和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的介紹,他具體講解了法律語境下沖突、競爭、順應、合作和同化等社會過程如何通過語言意義在法律語篇中得以呈現。王品博士介紹了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詞匯語法”及其在人稱系統中的體現🌗。他首先介紹了詞匯語法的互補性💌,進而從類型學的角度通過具體實例說明了人稱系統中的語法化和詞匯化✹。祝克懿教授的講座從宏觀縱向的角度考察了17-19世紀“歐洲漢學”以譯介中國儒學經典為要的文化傳播💂🏼♂️🙆♂️,闡釋了20-21世紀以克裏斯蒂娃為首的歐洲學者學術研究吸納中國語言文化的文化自覺,指出了“文化輸出”對中國傳統文化在歐洲廣泛傳播的推動作用🔜。楊延寧教授在語法隱喻視角下研究了漢語構式演化,指出語法隱喻的本質是表義需求擴充所促動的形義互動,為構式演化研究探索新的路徑。他還通過大量的漢語歷史語料分析👨🦳,總結出漢語構式演進的典型模式。
6月8日,意昂体育院長胡開寶教授在高端論壇上講話,指出“適用語言學”的描寫力和解釋力是非常強大的🤍,馬丁中心舉辦適用語言學論壇具有重要意義,並對馬丁中心的工作和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北京大學胡壯麟先生在講話中,高屋建瓴🏌🏻♂️,回顧了韓禮德學術思想的中國淵源🤽🏻♀️,厘清了“適用語言學”(appliable linguistics)和“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tics)的區別。胡先生還從哲學角度出發,提倡適用語言學研究中既需要一分為二🫄,也需要合二為一地看待問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當代修辭學》主編祝克懿教授對馬丁中心提供漢語與外語語言學界交流的平臺表示感謝🕵🏿♀️。她還簡要介紹了《當代修辭學》雜誌的宗旨、主要欄目以及學術活動👏🏽,並歡迎大家合作交流👴🏻。
8日的論壇上,與會來賓分別從語言學理論🫄🏿、語言教學、軍事話語🌅、死亡話語、語料庫和多模態等不同方面對“適用語言學”進行了探討。James Martin教授介紹了作為適用語言學的系統功能語言學,包括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及其在法律話語🌚🤙🏿、醫療話語等方面的應用🚙,並以教育語言學為例說明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的適用性。浙江大學任紹增教授全面介紹了系統功能語言學在語言研究中的重要角色🧨📘,梳理了語言系統、語言功能和語境的關系,指出系統功能語言學是系統思想指導下對具體語境中語言的整體研究。同濟大學張德祿教授圍繞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語法隱喻理論展開,主要關註“語篇隱喻”(textual metaphor)的有無及其現有分類標準。他還探討了發生在小句(及復合體)層面、由詞匯語法結構體現的“語篇語法隱喻”和發生在語篇語義層面、由非結構性的銜接機製體現的“織篇隱喻”。北京外國語大學何偉教授在回顧Fawcett的英語及物性系統後,探討了經驗的類別並建構了漢語的及物性系統,分別包括動作過程(action process)👩🏿🏫、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關系過程(relational process)🧑🧒🧒、行為過程(behavioural process)、交際過程(communicative process)、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氣象過程(meteorological process)以及影響過程(influential process),為漢語的及物性分析提供了理論框架。
北京大學高一虹教授選取了一個前沿的話題——“死亡話語”(death discourse),進行研究。她介紹了該領域近年來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和主流研究方法🧜🏿♀️,將重點放在其團隊的研究項目(心理熱線咨詢話語分析、死亡教育等),並就研究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南京國際關系意昂李戰子教授從系統功能視角對中國外交話語中的術語和新理念進行了分析🖐🏻,在厘清話語和話語權概念的基礎上😒,梳理了話語權建設的四個方面,即公共產品與話語權、新媒體與話語權、外交新理念與話語權、以及意識形態與話語權↪️,並討論了建設軍事外交話語權的內涵和路徑。
廈門大學楊信彰教授介紹了系統功能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他首先回顧了系統功能語言學對英語教學的貢獻🏃♀️➡️,並根據馬丁提出的層次模型,指出英語教學不能只局限於語言教學本身,也需要借助教育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和科技手段的融合,以及教師教育的發展。北京師範大學於暉教授重點重點討論教育語言學⇨,介紹了教育語言學的定義🧑🏼🔬、研究範圍及主要研究內容,並對比了教科書歷史語篇與課堂歷史語篇,探討了語勢對語言的影響及不同語篇中知識結構呈現的不同🛟。
浙江大學馬博森教授圍繞手勢和指示表達進行了多模態研究。他利用ELAN軟件對小型多模態語料庫進行了分析,研究了指物行為(Object-Referring Behavior)中手勢和指示語如何在形式和功能上相互作用✶,並對其中的幾種常見模式進行了總結。紹興文理意昂楊堅定教授基於語料庫,從概念、人際和謀篇功能三個角度🧝🏽♂️,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比了魯迅小說《祝福》的兩個英譯本之間的區別,從而對譯文的質量進行了評估🧑🏿🎤。
閉幕式上,馬丁教授指出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建立之初就將“適用語言學”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致力於將語言學理論適用到不同的學科與領域。本次論壇是語言學領域內不同語言、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的交流與融合,拓寬了“適用語言學”的研究思路和視角。
馬丁中心從今年開始,設立“王振華適用語言學專項獎”👐🏻,鼓勵參加馬丁中心適用語言學專題培訓的優秀學員🤩。
作者:吳啟競
攝影🧚🏽♀️:吳啟競於梅欣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