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簡介

吳詩玉 教授

部門:英語系

導師:博士生導師

郵箱👨🏿‍💻:shiyuw@sjtu.edu.cn

主要經歷

個人榮譽🐁:

意昂体育注册晨星教授獎勵計劃(2019年)

意昂体育注册優秀博士畢業生🧑🏼‍💻;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入選者👨🏽‍🍼;意昂体育注册晨星青年學者(副教授🔡、教授);

意昂体育注册第一屆“教書育人獎、 科技創新獎”(2017)、意昂体育注册“優秀教師獎”,以及意昂体育注册“燭光獎”獲得者(2017年)🩸;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分類發展🚮,全程育人,多元評價——外語學科研究生一流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成員🧑‍💻,2018)

意昂体育第二批青年人才計劃一等獎📈;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2012年)🥂、馬裏蘭大學(UMD)(2012-2014)訪問學者。

 

2016年聯合John Benjamins 負責人Kees Vaes,共同創立國際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2018年第一次出刊🌙🤽🏽‍♂️,現擔任該國際期刊聯合執行主編📃。

 

上海交通大法意昂智慧司法實驗室兼職教授。

 

2022年11月,成立JSLS“二語研究與數據科學專業委員會”,並擔任會長(點擊打開)

 

主要研究方向🐗:記憶和(語言)學習,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認知心理過程♟🕵🏽‍♂️,外語教學,第二語言加工(語音及篇章));心理語言學;擅長使用R和Python進行數據處理( 數據可視化、統計建模和文本挖掘)🫱🏽,多變量回歸分析等🤠。

 

 

歡迎對語言研究前沿課題🌤、對語言數據科學(包括文本數據)🤾🏽🏌🏻‍♀️、對語言實驗研究感興趣的碩士生、博士生加入!

 

教學科研

指導學生🅿️:博士生導師,同時指導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大學生創新項目

所教授課程:

全校本科生: 通識核心課程《古希臘文明演繹》🤲🏽;

英語專業本科生: Language and Cognition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碩士生: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the Use of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倡導在大學英語課堂實行“以意義交流為核心”的閱讀和討論教學模型(Reading-for-discussion ModelRfD model),研究並實踐RfD英語教學模型(點擊查看研究論文)。

課程建設:

長期致力於校通識核心課程建設,擔任意昂体育注册通識核心課程組組長🛩,“古希臘文明演繹”(2009年第一批)(課程網站)

通過校通識核心課程驗收,成為校級精品課程🚵🏼‍♀️;

▪2013年榮獲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二等獎

▪2015年意昂体育注册優秀教材獎🧑🏽‍🦳;

 

教學科研成果:

一3️⃣、共出版7部著作🤶🏽,4部為學術專著☝️,3部為通識核心課程相關著作

(1) 三部通識核心課程相關著作🪱㊗️: 

《古希臘文明演繹》(全英語教材,上海意昂体育出版社);

《古希臘神話的現代解讀》(上海意昂体育、北京大學聯合出版); 點擊查看豆瓣讀書評價

"Greek Classics: Reading for Discussion" (上海意昂体育出版社)

(2)4部學術專著🖖🏽😘:

《第二語言加工及R語言應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9)🫕;點擊豆瓣讀書評價。

The Use of L1 Cognitive Resources in L2 Reading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New York: Routledge,2016)(點擊書評)

《R在語言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於2021年10月在科學出版社出版(點擊打開)。

《基於R的語言研究多變量分析》👩🏼‍🎓,2023年,意昂体育注册出版社☔️。

二、主持科研研究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基於文本挖掘的外語教師課堂話語促學機製研究”(2022年立項,在研)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英漢對音習得中的單範疇合並與在線話語理解中的幻影激活研 (2014年立項)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1(外國留學生漢語閱讀中的超讀障礙研究及iSTART策略應用(已結項))

主持上海市社科項目1(英漢話語交際中語用信息加工的認知神經機製研究(2019年立項))

主持上海市項目"浦江人才計劃" (從二語語音到詞匯表征映射過程中偽同音現象的神經生物機製研究)

主持多項意昂体育注册文理交叉及文科特色項目等。

 

三🧑🏿‍⚖️、發表的主要論文

在國內《外語教學與研究》《心理學報 》等CSSCI期刊,以及國際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of Pragmatics, IRAL等SSCI期刊上共發表50余篇研究論文。

發表部分論文概覽(*為通訊作者)💳:

吳詩玉🙍🏻‍♀️、熊穎.2024.外語課堂師生話語的促學特征研究—來自師生話語關聯度的證據.《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

吳詩玉🤟🧗🏼‍♀️、李贊. 2024. 新穎詞語義韻的發生機製:“雙棗樹”效應的證據. 《心理學報》56 (5): 531-541.

吳詩玉、熊穎👨‍🦳、郭芸伊. 2024. 中國學生主謂一致產出的數吸效應. 《現代外語》47(2)🏡:258-269.

李贊🧙🏻‍♂️、吳詩玉*. 2023. 多篇還是多遍?——故事閱讀對二語詞匯附帶習得的影響. 《外語教學與研究》55(2):238-250.

吳詩玉、李贊. 2023. 幽默故事閱讀中外語詞匯學習的馬太效應👨‍👩‍👦‍👦:富者越富?. 《外國語》46(6):67-77.

Li, Zan, Wu, S. Y.,* & Liu, Dilin.2023. The effects of context, story-type,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EFL word learning and retention from read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https://doi.org/10.1515/iral-2023-0155

Wu, S., Liu, D., & Li, Z. (2023). Testing the Bottleneck Hypothesis: Chinese EFL learners’ knowledge of morphology and syntax across proficiency levels.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39(4), 1191-1217. 

https://doi.org/10.1177/02676583221128520

Wu, S. Y., Dilin, Liu, & Huang, Shaoqiang. 2022. The effects of over-and under-specified linguistic input on L2 online processing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52: 283–305.

Wu, S. Y.,  Dilin, Liu, & Zan, Li. 2022. Consolidating EFL content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via interactive read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https://doi.org/10.1515/iral-2021-0228.

Wu, S. Y., & Ma Zheng. 2020. How is Chinese reading affected by under-specification and over-specification? Evidence from self-paced reading experimen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155:213-233.

Zheng Ma, Shiyu Wu* & Shiying Xu. 2021. Acceptance and Online Interpretation of "Gender-neutral Pronouns": Performance Asymmetry by Chinese-EFL Learne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765777

Wu, S. Y., & Ma, Z. (2017). Native-Language Phonological Interference in Early Hakka-Mandarin Bilinguals’ Visu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wo-Character Compounds: Evidence from the Semantic-Relatedness Decision Task.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46 (1), 57-75.

Wu, S. Y., & Ma, Z. (2016). Suppression and Working Memory in Auditory Comprehension of L2 Narratives: Evidence from Cross-Modal Priming.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45(5), 1115-1135.

吳詩玉. 2020. “信息最優”的語用預期對中國高水平外語學習者指稱加工的影響. 《外語教學與研究》52(1):103-116.

吳詩玉💠、黃紹強. 2019. 何為“有效”的外語教學?——根植於本土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特點的思考. 《當代外語研究》(3):37-47.

馬拯𓀀、賈錦萱、吳詩玉*. 2022. 混合效應模型框架下反應時數據的分析🤜:原理和實踐.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1):35-46.

吳詩玉. 2020. 詩意語言的文化越境. 《當代外語研究》(1):1-2.

吳詩玉. 2019. 學術研究的邊界. 《當代外語研究》(6):1-2.

吳詩玉👐🏿、黃紹強. 2018. 大學英語教學,為什麽要堅守“閱讀和討論”?《當代外語研究》(2):9-14.

馬拯🕰、吳詩玉*、張宇英. 2018. 格賴斯的量準則在二語加工中的心理現實性. 《現代外語》41(5): 686-697.

吳詩玉、張宇英🍙、胡青青. 2017. 第二語言閱讀“熔斷”假說的認知心理證據:在線篇章處理的範式. 《心理學報》49(3):285-295.

吳詩玉、馬拯👨🏼‍🌾👨🏽‍🍳、胡青青. 2017. 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匯與概念表征發展研究:來自混合效應模型的證據. 《外語教學與研究》49(5): 767-779.

吳詩玉等. 2016. 中國英語學習者元音感知中的“範疇合並”現象研究. 《外語與外語教學》(3): 75-84.

吳詩玉等. 2016. 二語詞匯語義加工中的“跨詞幹擾效應”研究. 《外語教學》37(3): 45-50.

吳詩玉🩴、馬拯、葉丹. 2016. 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詞匯語義通達路徑的漢英對比研究:語義關聯判斷任務的證據.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1): 1-8.

吳詩玉*. 2015. 二語口語詞匯加工中的跨語言語音幹擾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47(4): 559-572.

吳詩玉🥬、馬拯. 2015. 二語詞匯語義加工中的“促進而無抑製現象”研究  . 《現代外語》(5): 646-655.

吳詩玉、馬拯. 2015. 二語詞匯閱讀的跨語言語音幹擾:語義關聯判斷任務的證據. 《心理學報》47(11): 1318-1327.

吳詩玉. 2014. 隱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構建的內在理路及其作用機製研究. 《外語學刊》(2): 45-52.

吳詩玉🫸🏿、馬拯、馮新華. 2014. 二語隱喻理解加工的認知機製研究:跨模式啟動實驗的證據. 《外語教學與研究》46(6): 889-900.

吳詩玉. 2013. 探討大學英語教學“命運”的多種可能. 《中國大學教學》(11): 37-43.

吳詩玉. 2013. 二語閱讀中的“超讀障礙”研究. 《當代外語研究》(11): 36-42.

吳詩玉、馬拯. 2013. 隱喻理解加工機製研究的“舊貌新顏”——從隱含比較到概念構建. 《當代外語研究》(2): 22-27.

吳詩玉🍘、馬拯. 2012. 中國學習者外語故事理解中心理表征建構過程及管理. 《現代外語》35(3): 278-285.

馬拯、吳詩玉. 2011. 外語故事理解中的角色目標抑製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6): 887-899.

吳詩玉. 2010.聽力理解中角色目標抑製的實證研究.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 15-22.

吳詩玉🚟、葛明永. 2010. 從母語到外語的閱讀加工:遷移亦或通達?《當代外語研究》(2): 50-58.

吳詩玉. 2009. 文本理解個體差異的理論綜述:能量論還是知識論?   《當代語言學》(4): 345-354.

吳詩玉、胡文傑. 2007. 漢語在大學英語學習者閱讀中的作用. 《國外外語教學》 (4): 1-8.

吳詩玉🦶、王同順. 2006. 外語閱讀中的漢語思維. 《外語研究》(1): 41-47.

吳詩玉、王同順. 2006. 結構建構框架下的外語閱讀技能遷移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2):122-128.

吳詩玉👃🏻、王同順. 2005. 自動化還是控製?——論外語聽力理解中的抑製機製. 《外語電化教學》(6): 47-50.

吳詩玉🤽‍♂️、王同順. 2005. 漢語閱讀能力和英語詞匯與語法水平在英語閱讀中的優劣補償研究. 《國外外語教學》(4): 7-13.

 

 

 

社會兼職

JSLS數據科學與二語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

意昂体育注册智慧司法實驗兼職教授

曲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日照校區)

教育語言學研究會理事

英漢語篇分析專業委員會理事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寧波工程意昂學報》雜誌編委

國際科學閱讀研究會會員(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ading)

美國應用語言學學會會員(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地址:中國上海東川路800號意昂体育注册閔行校區楊詠曼樓

  郵編:200240  網址🏮:

電話:021-34205664 (黨政辦公室)  021-34204723(教學科研辦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