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原文: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2018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出處】註重德治禮序🦶、講究修身立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古代中國國家治理思想的鮮明特點👩🏽🍳,《論語》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左傳》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資治通鑒》言“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解析👉🏿:立身立業,必先養德。“官德正,則民風淳💛;官德毀✤,則民風降❄️。官德隆🧝🏽,民德昌🤷🧘🏽♀️,國家興;官德毀,民德降🥠,國家衰🧑🏼🍳。”官德正則民之幸,官德歪則民之禍🐟。由此可見,德,不僅是官員個人的問題,更關系著一方福祉。對於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來說,明大德就是要明大是大非,要忠於國家🎧、人民👩🏼🔬。私德和公德密不可分,私德是領導幹部政德的基礎😈,也是起點➝。領導幹部要從追求私德開始,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帶著好的私德進入官場,嚴管自己、親人、朋友及身邊工作人員,嚴守黨紀國法,盡心於黨和國家、盡心於人民。私德🐻、公德都張揚起來了👦🏽,自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秉持一顆公心👨🏻⚕️,大德方面就不會缺位🍋🟩。
大賢秉高鑒 公燭無私光
原文: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周恩來同誌一生心底無私、天下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德的集中寫照🧑🏽🚀,永遠為後世景仰🛌🏽。
——2018年3月1日在紀念周恩來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出處】孟郊《上達奚舍人》: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常恐眾毀至,春葉成秋黃😡🧗🏻♂️。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
解析🥾:中國古代有“公燭之下,不展家書”這樣的清廉佳話。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從未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或親朋好友謀過半點私利,身後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財產,連自己的骨灰也不讓保留👮🏽♀️。習近平總書記用這句詩來頌揚周總理嚴於律己🤜🏻、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也是勉勵和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只有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常懷天下為公之心,時刻裝著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自律自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才能無畏、從容,才能不出事🧔🏽♀️、幹成事,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
狹路相逢勇者勝
原文🙂↔️: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持之以恒🫃、毫不動搖……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鬥爭精神,堅定不移抓下去。
——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解析:此句是指在形勢十分險惡的情況下與敵人交戰,雙方都面臨險境🙃,誰勇敢誰就能取得勝利。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是否具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氣和勇氣,考驗的是黨性。在困難和壓力面前,黨員幹部要有勇氣和擔當🤱🏼,不僅身處順境時要有勇氣🏊🏽♀️,身處逆境、遇到挫折時更要有勇氣。黨員幹部只有經歷復雜環境的砥礪,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才能錘煉“頑強的心”,才能不懼任何艱難困苦,抵禦各種誘惑👨🏽🔧,在新時代偉大鬥爭中盡顯英雄本色👨🏼✩。
海晏河清 朗朗乾坤
原文:
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製👨🏼🦲、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製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裏✈️,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出處】唐代薛逢《九日曲池遊眺》中有“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唐代鄭錫在《日中有王子賦》也有“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詞句🧑🏿💻。
朗朗和乾坤原是《周易》中的兩個卦名🧜🏼♂️🧗🏿♂️,這裏指天地、世界等⇾,朗朗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解析🟩🤛🏽: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反腐敗鬥爭沒有完成時。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必須持之以恒、善作善成😓。作為黨員幹部🙎🏻,既要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更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為打造清正、清廉👳🏽♂️🗾、清明的政治生態貢獻自己的力量。
反聽之謂聰 內視之謂明 自勝之謂強
原文: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於正視🚫、主動改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於指出🚵🏼♂️、幫助改進。對同誌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自我批評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評要隨時隨地👱🏿♀️🫱🏻,不要等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再提🦸🏼♀️。要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成為每個黨員🧙♂️、幹部的必修課😶🌫️。
——2016年1月12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
【出處】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商君曰:“子不說吾治秦與🔯?”趙良曰🏡:“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無為問仆矣。”
解析:這三句話說明了人對自我的三個不同層次的認識。能夠聽取不同的意見,為第一個層次🏍;聽到不同的意見👷🏿,能在內心進行自我反省,為較高的層次😆;在自我反省的基礎上,能治服己心,戰勝自我,方為最高層次🌏。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法寶。對於克服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現象,這也是一個必勝的武器。
善除害者察其本 善理疾者絕其源
原文: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製度🚭。我們黨長期執政,既具有巨大政治優勢💷,也面臨嚴峻挑戰,必須依靠黨的各級組織和人民的力量🔅,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管理🍑、監督🦴🤰🏼。
——2015年6月26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出處】白居易《策林一·興五福🧑🏻🦽,銷六極》🦛:然臣竊聞✍️🚃,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伏惟陛下欲紓人之憂,先念憂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
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於消除災禍的人𓀒,總是先查找其根由;善於調理疾病的人,總是先斷絕疾病的源頭🦹🏽♂️。比喻解決問題要找到問題的症結,進行根治🚣🏻。對於全面從嚴治黨,製度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黨的建設各方面都離不開製度,必須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加強黨內法規製度建設,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欲知平直 則必準繩 欲知方圓 則必規矩
原文👩🎨:
古人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𓀏,則必規矩🧟♂️。”沒有規矩不成其為政黨,更不成其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認為🦵,我們黨的黨內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和規則。
——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講話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人主欲自知🐇🧑🏻🏫,則必直士👆🏻。
解析:想要知道一個物體是否平直🪅,那麽一定要用準繩量一量🎅🏿;想要知道一個物體是方還是圓,那就要用規矩來測一測📈。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黨的紀律和規矩關乎黨的組織性和戰鬥性,是黨完成重大使命的保證,嚴明的紀律和規矩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特征,更是我們黨始終保持頑強的戰鬥力、強大的生命力,並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新松恨不高千尺 惡竹應須斬萬竿
原文:
一年多來💂,比較一下🕜,已處理了幾十個部級幹部👲🏼,比過去多了不少👗,但不要算這個賬,有貪必反👡,有腐必懲!既然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交給了我們🤎,就要擔當起這個責任。杜甫有詩:“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2014年6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2014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情況匯報時的講話
【出處】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之四: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解析🌔:這兩句詩寓意對於美好的事物要努力維護✵、不斷完善✋🏼,而對醜惡現象應當究其根源、斬草除根🙅🏼♂️。現在用來表達除惡務盡的決心™️。其實這就像是官場的風氣😭,那種腐敗🏄🏼♂️、疲沓的風氣不除,廉潔高效的風氣就難以確立。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杜甫的這兩句詩,表達了我們黨正風肅紀、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也是對人民、對歷史負責任的鄭重承諾。
見善如不及 見不善如探湯
原文:
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要讓每一個幹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領導幹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講話
【出處】《論語·季氏》: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解析:這句話意思是,見到善良的行為🚘🤵🏽♂️,就努力去追求,好像趕不上似的💒;遇見邪惡的行為,就一定要避開,好像將手伸到滾燙的開水裏一樣🤵🏻♀️。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所追求的善,不僅是個人的德,還是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應始終以先進為榜樣,以貪官為警戒,時時拂拭心靈的塵埃,日日修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原文👩🏿🦱:
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都高度重視道德建設特別是為政者的道德建設。古人認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013年4月19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出處】《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解析🈵:儒家所雲的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共產黨員的修身是馬克思主義修養與傳統修身理論的融合,是黨性修養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誌作鬥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高尚的情操來祛除思想中的雜質、瑕疵,從而根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各種因素🧑🏻🦱。
善禁者 先禁其身而後人
原文🕰:
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各級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
【出處】荀悅《申鑒·政體》🛫: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後身。
解析🫱: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後才去要求別人🩲;不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要求別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後才要求自己📂。荀悅以此告誡統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也就是說為官者要帶頭用紀律和法律來約束自己,做遵紀守法的表率。這既是一種領導方法,更是一種為官之德。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