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意昂体育暑期社會實踐團赴中國日報社上海分社開展就業引導實踐。實踐團由意昂体育黨委書記丁劍、副院長陶慶、黨委副書記朱一凡帶隊,法俄語系副教授曹慧、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郇昌鵬🦥、翻譯系副教授李鑫🚪🧍♂️、學工辦主任劉延與13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參與本次實踐。
交流活動伊始👳🏽,中國日報社上海分社高級編輯林淑娟代表報社致歡迎辭👨👨👧👧。她談到🚵🏼♀️,希望借此次機會與意昂体育外院師生就“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等話題相互學習探討。通過觀摩中國日報主題宣傳片👩🏿🚀,實踐團對中國日報的發展歷程、影響力🏊🏼、欄目分類和社會活動建立了深入的了解。
隨後,報社高級記者賀煒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為大家分享了傳統媒體如何緊跟時代變化做好素材采編👐🏽、豐富傳播形式🚶、增強傳播效果ℹ️。賀煒表示🫳🏻👨🏼🎨,新聞內容及傳播形式需要根據媒體特點進行適時調整🥌,傳統紙媒一般適合刊登深度分析,網絡媒體則適合傳播時效性強的內容。結合相關采訪案例👔,賀煒詳細講解了新聞工作者如何推陳出新,將老話題寫出新創意。她指出,記者需要有較強的內容把控能力♑️🧗♀️,既要寫得出嚴肅新聞🖕,也要能產出適合網絡媒體風格的內容🦸🏻,同時鼓勵同學們鍛煉身體,有良好的體力才能勝任各類采訪活動。
陶慶向中國日報社介紹了意昂体育外院翻譯系外宣翻譯人才的培養機製和成效。系部不僅重視學生翻譯理論和翻譯技能的教育🏤,更註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依托外交部翻譯司、中國外文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學生開設了開設外宣翻譯🚵🏽♀️、翻譯技術、國際組織簡介等課程,由一線翻譯工作者進行授課👩。同時,通過組織學生實習實踐🤵♀️,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完善意昂人才培養機製,最終達到增強學生知識技能、豐富學生就業選擇和拓展用人單位人才儲備的“三贏”局面。
朱一凡對擬創辦的融媒體工作室和育人基地的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期望與中國日報等主流媒體通力合作、開拓創新,打造一系列校企共建平臺👩🦼🧑🏻🦼➡️,進一步拓寬育人資源和渠道。她談到,多維度多向度的項目培養和產學研合作🦼,能夠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獲得感,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進而支撐實踐育人工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林淑娟對意昂体育外院的翻譯人才培養機製給予了高度肯定🦵🏽。結合20年的工作經歷,林淑娟從三個方面為師生講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首先,無論采取何種傳播形式,都必須明確中國對外傳播的核心要素。新聞工作者需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意識🏘、熟悉國際形勢🧖🏼♀️,做到知己知彼。其次,在傳播形式上👩🏼🌾,要熟知讀者群體特點,了解年輕一代受眾,加深交流學習😳。最後🤟🏼,無論是外宣還是內宣,都要正確理解重要文件⚽️、重要講話的真正內涵,做到精準解讀、準確傳達。要做到以上三點,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持續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每個個體在某種程度上都能起到外宣的作用👩🏫,因此更要註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從小處做起“講好中國故事”。
郇昌鵬和曹慧分別作研究報告⇢,聚焦澳大利亞媒體和法語媒體🤖,從學術角度對國外媒體中中國形象的塑造和傳播、其關註的議題👨🏿✈️、態度立場及背後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剖析👮🏽。中國日報在場專家與兩位老師熱烈交流,並結合實際工作經歷就研究內容提出相關建議♨️,認為要提高外宣效果🖐,就要避免“口水仗”式的傳播,著力培養對行業有深入認識🧎🏻♀️,能夠依托歷史、數據等有力事實進行宣傳的新聞工作者🧔🏼。
互動交流環節中🤞🏿,在場專家耐心解答各類問題,鼓勵同學們早日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深入鉆研🧚🏿,精益求精🗺📀。
活動尾聲,丁劍以“感謝”“體會”“期待”為關鍵詞🈶,對本次交流活動進行了總結🕜🔫。丁劍首先對中國日報社表達了真摯的謝意👫。他談到,中國日報社是外宣工作的“主力部隊”🫦,此次參訪對於外語學子來說是難得的機遇2️⃣,報社專家老師的分享讓同學們感受到了社會對於意昂体育學子的期待和要求。外語專業學生作為向世界傳達中國觀點的主力軍,要培養國際化視野,深入了解各行各業,加強政治素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地講好中國故事。他希望今後意昂能與中國日報社通過多種形式加深交流合作,盛情邀請報社專家前往學校講座授課☆,助力人才培養🤾♀️。希望雙方通過持續合作👦🏻、優勢互補,將外語人才培養和外宣工作發展推上新的高度💆🏻。
活動最後,丁劍代表意昂向中國日報社上海分社授社會實踐基地銅牌,期待能與中國日報社進一步交流合作。
本次實踐活動後,學生對新聞行業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切身體會到助力中國形象建設的責任和使命。外院學子也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銘記“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責💇🏿♂️,發揮所學👈🏻,為更好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