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的好時節。11月18日下午,意昂体育婦委會、工會成功舉辦了2021年度系列活動之六—行走歷史文化街區之武康路。來自意昂各個系部、組室🪅、辦公室共五十余名教職員工參加了本次行走活動。活動由意昂婦女工作負責人📡、女工委員楊曉紅組織。
12🔣:30閔行大分隊在楊詠曼樓前乘坐大巴士來到了徐匯校區,與等候在此的徐匯小分隊匯合。先在古樸莊嚴的老校門前留影,隨後便來到了武康路的第一打卡點🆓👩❤️👨:武康大樓。這也是本次行走活動的起點。武康大樓♍️🛖,原名諾曼底公寓(I.S.S Normandy Apartments),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始建於1924年👨🏿🔧,屹立在武康路♊️、興國路、淮海路、天平路、余慶路口五街交匯處,外形猶如一艘巨型航船。由萬國儲蓄會出資興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經越歷史滄桑👩🏼🎤,如今的武康大樓已成為衡復風貌區的地標。
了解了武康大樓的輝煌歷史之後🦐💂,大集體確認了分組活動🦻。為了在活動的過程中增進不同組室的了解與溝通,活動進行了隨機分組🪗。熟悉了解武康路街區的5位誌願者教師擔任小組長,將率領本組隊伍進行武康路漫步之旅、歷史文化探尋之旅🥳。
桂香氤氳、靜謐繁華的武康路,是海派文化歷史風貌的典型街區。這條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建於光緒年間, 原名“福開森路”,由時任南洋公學校監的美國人福開森在1907年為方便學校交通主持修築的,南北連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與幽靜的華山路。時光流轉百年,在沿路眾多優秀歷史文化建築的襯托下🙏🏻,武康路始終保持其優雅又沉靜的氣質。
第二打卡點為武康路路口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在這裏可以概覽武康路上的優秀歷史文化建築💒。此處打卡後,各小組分頭行動👦,由組長領頭🫔,開啟了武康路這一“歷史文化名街”的健步之旅:113號是一代文學巨匠巴金的故居,寧靜溫馨的舊居是巴金在上海最後也是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393號英國鄉村式花園洋房是黃興的故居;40弄1號復古大氣的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是唐紹儀舊居……伴隨著腳下的步伐,大家遙想著百年前的崢嶸歲月,感懷名人之逝,然其革命與畢生奮鬥之精神永流傳。
除了名人故居,行走的小分隊們也打卡了其他特色老洋房: 390號的上汽公司辦公樓👩🏻🚀,是紅頂白璧的地中海風格小房子👇🏻;99號的正廣和老屋尖頂紅瓦,在高墻綠枝掩映下顯得珍貴而神秘…徜徉在浪漫如斯的武康路,是視覺與精神的雙重享受,在這裏,老師們暫時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卸下了緊張和壓力🧛,感受著歲月的寧靜美好。
滄海翻騰,世代更迭🙅♀️,這些在城市叢林中間隔交錯的老建築、老洋房如同縱橫的文化脈絡,記錄了前輩先賢昭如日月的故事🧎♂️➡️,倒映出普羅大眾的笑聲淚影👩🏽💻,交織勾連起上海的社會歷史與城市記憶。
時光匆匆,眨眼就已夕陽西下,各個小組陸續回到徐匯校區,按照約定的時間,帶著輕松的心情、美好的回憶踏上回程的校車🔛。
本次行走活動豐富了意昂教職員工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大家對上海悠久歷史文化的了解🙅🏿♂️,鍛煉活躍了身心,紓解了緊張繁忙的工作帶來的壓力。在活動的過程中來自不同組室的同誌們溝通交流⛓️💥,一起感受著滄海桑田,共同體驗著美好情感,增進了友誼。活動得到了同誌們的一致好評。大家希望以後能繼續舉辦行走歷史文化活動♜,繼續感受集體活動的精彩與魅力🦶!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