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中國﹒廈門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學術論壇
馬丁中心成員榮獲一等獎
12月16日至17日,中國﹒廈門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學術論壇暨廈門大學外文意昂研究生第十屆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南光樓順利舉行。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國多個高校的129篇論文入選。在意昂体育博士生導師🤹🏽、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馬丁中心”)主任王振華教授的指導下,馬丁中心的博士後Susanto榮獲一等獎,在讀博士石春煦榮獲三等獎💆🏻♀️。
本次大賽由作者展示和即席答辯兩個環節組成👩🏿🦱。Susanto博士的論文"The Emergence of Micro-tonic Syllable in Chinese Tonicity: A Study on Physical Correlates of Chinese Intonation System in Courtroom Settings"研究中國庭審語境中的漢語語調系統。通過考察漢語調核位置的物理參數以及語調調型與詞匯調型之間的互動,提出一個漢語聲調語言特有的“微觀調型音節”的概念。微觀調型音節這一因素對於主韻律類型來說極其重要♈️。為了了解產生這一因素的顯著性的聲學表現(聲調、音長☑️、強度)🌑,他使用Praat軟件分析語音🧚🏼♂️🧙🏿。該發現有利於促進語音以及元功能兩個方面的研究。同時Susanto博士清晰、曉暢地完成問題回答環節,獲得專家一致好評,取得出色的成績。
石春煦的論文"個體化視角下身份建構的多模態設計——以起訴書宣讀者為例",在社會符號學的視域下,基於Martin身份建構的個體化視角和Kress等的多模態設計原則🤷♀️,從模態框定、模態選擇、模態前景化😎、模態組合原則上,討論多模態資源設計如何實現起訴書宣讀者作為法製教育者的身份。她的回答亦獲得專家肯定。
本次大賽主要從筆譯、口譯👩🏻🔬、語言學與詞典學、文學文化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馬丁中心團隊成員所做的法律語言學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極具適用性,是語言學組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石春煦 撰稿
2017/12/18